一、创建标杆院系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促发展
经贸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不断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党建与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创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推动学院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学院党委成功通过第三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获大学第六届红色文化节优秀项目1项,党建工作坊入库项目2项,优秀指导老师1人。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1项,7支队伍通过团省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上墙,5支队伍获评省级重点团队,3支队伍获评广东省优秀团队,1人获广东省优秀个人。一名学生入选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成绩创历史新高,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45项。
二、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积极推进以开放经济为导向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内涵建设。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从B-上升到B,学科实力持续攀升。在2023年软科排名中,应用经济学位列第26名(前10%),理论经济学位列第40名(前36%),国际贸易专业位列第21名(前6%),数字经济专业位列第12名(前18%),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2023年9至11月,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参加教育部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并获取全票通过。
在学院统筹协调下,圆满完成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规划工作,2021-2022年“冲补强”年度目标超额完成,2025-2026年“冲补强”类项目库成功立项,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中期自评通过,在广东省高等院校的评估中名列前茅,各项学科发展指标基本达到预期,部分关键发展指标超额完成任务,为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各类教研项目、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提升经贸财税育人成色
学院重视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累经验申报各类教研项目和一流课程,打磨教学能力,提升育人成色,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言献策,集思广益。李铁立教授《出口贸易欺诈风险防控虚拟仿真实验》、陈琳副教授《国际结算》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张志明教授《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获建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梁俊伟教授《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何传添教授“国际组织创新班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教学团队获建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
在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示范案例入库征集活动中,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专家打分、内容查重和专家会评等环节,我院刘琳老师与罗渝校外导师(84级外经系毕业生)共同撰写的《唐朝木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案例在210个报送案例中,获评示范教学案例,达到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入库标准,纳入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对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建设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四、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丰硕,多项成果名列全校第一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立项名单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
国家自科项目立项名单
教育部规划项目立项名单
2023年,学院共获得立项项目36项,其中教育部规划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全校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并列全校第一,高层次项目立项数及等级均获重大突破。我院张建武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粤港澳贸易往来资料整理与研究(1840-2020)》和王俊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新时期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内涵、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许月丽教授《技术规模经济视阈下农村数字金融普惠效应的变异及其校正路径研究》获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张鹏清博士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刘力教授、李建成博士、董洁妙博士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武萍教授、余燕团副教授、王聪博士、林高怡博士获教育部基金项目。今年,我院共25项研究报告获得批示或采纳。其中,王俊教授和王聪博士两篇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此外,有5篇报告获中央有关部门采纳。
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稳步上升。全年共发表论文151篇,包括一类A论文有30篇,一类B论文有14篇,二类论文有48篇。学院著作出版数量呈上升趋势,共出版著作七部,其中一级出版社出版3部、二级出版社出版3部。何传添教授的《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研究》著作获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公告名单
五、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奖学金申请人数创新高,本科生学子赴联合国机构开展国际志愿服务
2023年,我院共80名本科生参加国际合作项目(3个月以上),其中创新班72人(春季36人,秋季36人),学分类交换项目8人。2023年,我院共39名学生申请了国际处高水平大学出国(境)奖学金,创历史新高。9月,我院本科生刘心雨、金相妤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中国北京)、联合开发计划署(孟加拉达卡)成功遴选到国际组织实习,人数居全校之最。
上半年,我院与港澳高校合作申报的2个“万人计划”项目顺利结项,数量居全校之最。6月25日至29日,经贸学院首次承办“万人计划”线下项目,来自澳门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14名师生来我校交流,为线下项目交流实现了“零的突破”。学院新增与世界排名第90名的悉尼科技大学和全美排名第83名的美国马凯特大学建立合作,进一步提升学院国际化合作层次。
师生合影
六、师资队伍国际化鲜明,学院两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我院积极推进师资国际化。2023年,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赵来勋教授、英国姜春霞教授等开展“海外名师项目”,邀请香港岭南大学丘东晓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李家涛教授、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Denis Ivanov副教授等来访,为学院师生开展短期课程、系列讲座和学术讲座,并深入探讨学术和人才培养合作。
2023年3月,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揭晓。我院唐凯教授、外教Danish博士入选应用经济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应用经济学领域全国此次共有85名学者上榜,榜单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该榜单由全球著名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以其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统计来源,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识别处于科研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并系统性展示其科研成果表现。
七、学术和社会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宽
学院深度组织和参与学术活动,与兄弟院校深入交流,积极为学界贡献广外力量,向学界发出广外声音。2023年,我院顺利承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首届国际经济学本科生学术论坛、第一届华南经贸共同体学术论坛、“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与前瞻会议、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数字经济与贸易分论坛等多场学术活动。学院师生参加了第四届应用经济学年会、2023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年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青山湖国际经济论坛等学术会议并报告论文。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呈上升趋势。1名教授入选国家级一级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1名教授入选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1名教授入选中国世界经济学理事,3名教授入选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2名教授入选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学院积极构建政产学一体化平台和网络。3月,组织广外best365网页版登录佛山校友会活动,与知名经贸校友探讨国际经贸形式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以及产学融合等问题。12月,朱珍葶书记带队在北京党建调研之余,参观广外北京校友会“最红”校友之家,与校友探讨学院高质量发展。官华平副院长参加广外北京农业校友会成立仪式,代表学院致贺信,并参加座谈会,与校友探讨学院与农业校友会在农业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事宜。孙楚仁院长带队到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调研,了解协会对国际形势和国际经贸形势的看法和工作内容,介绍学院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并探讨学院与协会的战略合作事宜。孙楚仁院长与官华平副院长一道应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之邀参加广东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并与与会企业家交流产学合作事宜。学院还积极邀请企业家担任MIB和税务专硕导师,邀请其到学院为师生讲座,并探讨多方面的合作事宜。
八、智库服务“百千万工程”,汇智聚力助推乡村振兴
7-8月,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学院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共组织24支实践队,305人次,19名指导老师赴广东韶关、英德、河源等10市16个区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多名专业教授带队,超过30%为云山学者、博导、教授,近一半为副教授以上优秀青年学者;聚焦专业优势,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新路径,直播兴农效果显著,直播2小时首次观看用户超1万,点赞量超40万;凝聚品牌辐射,活动在学习强国、中国共青团杂志、中青校园等平台报道共41次,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力,充分传递广外好声音。其中7支队伍通过团省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上墙(5个获评省级重点团队),3支队伍获得广东省优秀团队,1人获广东省优秀个人,1支队伍项目入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推荐立项。
九、以赛促学双管齐下、学生培养耕耘收获
2023年,我院学子在党建思政、学科竞赛、实践创新、体育赛事等方面的突出代表成效。2023年,我院学子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30篇学术论文,其中在《统计研究》等一类期刊发表8篇,在《国际贸易问题》《国际金融研究》等二类期刊发表12篇(其中,研究生9篇,本科生3篇)。学院学子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征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卓越奖和个人最佳表现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本科组)一等奖、广东经济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省级以上荣誉74项。
十、就业质量创新高,人才培养显成效
学院2023届毕业生人数共654人,人数位居全校第一,其中本科生 552 人,硕士研究生100人,博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6.01%,在全校排名第三;硕士研究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7%,博士研究生100%,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最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为本科生97.64%、硕士、博士研究生100%,总体保持较高态势。毕业生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优秀的专业水平在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不仅保持了高就业率,就业层次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多名毕业生进入华为、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等知名企业,38人考取公务员,73人进入国有企业,183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升学率达31.88%;106人赴海外留学,包括南洋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爱丁堡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境外知名学府;77人成功考进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
初审:李昕玥
复审:吴胜
终审:孙楚仁